一、概述油烟取样管检测仪的使用和维护
DL-Y11型油烟取样管为组合式一体化结构:S型皮托管、(热电偶)与采样管有机组合,结构紧凑,在采样的同时能够准确测出流速、(烟温)等。DL-Y11型油烟取样管配备系列化的取样嘴(含捕集器)使不同流速的采集均能满足。手柄压模成型,强度高;其余管体及采样嘴全部用优质不锈钢材料精制而成,美观、整洁、耐用。DL-Y11型油烟取样管外型美观,使用方便,易于携带;有效保证取样管免予损坏。
二、执行标准油烟取样管检测仪的使用和维护
GB 18483-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三、主要技术指标
油烟采集效率:≥95%
采样管长度:标准型0.8m(可视要求定做)
每根油烟取样管配油烟采样滤筒10套
与烟尘烟气测试仪配套采集油烟。
以上参数可以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行另外定制。
12月19日,浙江省核应急办成功组织“秦山-2019”核应急场内外同步联合演习”。省核应急办主任虞选凌副厅长亲自指挥并逐一落实演习各项准备工作。省核应急委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到达省核应急指挥中心参演。国家核安全局赵永明副司长,国家核应急办朱继锋处长,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刘建副主任等有关,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山东、江苏、吉林核应急办负责人,五省(区)核应急联席专家代表受邀指导观摩演习。
本次演习,是我省*场内外同步联合应急演习。场内应急响应由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考,采取盲考的形式,检验核电厂在秦山地区发生地震和模拟核电厂突发事故的双重叠加情况下的应急响应和实战能力。场外应急演习根据场内事故进展实时通报,按照预案逐步开展响应工作,演习历时7小时30分钟,前后经历了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场外应急和场外应急终止5个阶段,启动了Ⅳ-Ⅰ级及终止应急响应程序。各级核应急组织和其他参演人员共计300余名,参演动用各型车辆40台,视频转播系统5套,无线对讲系统10套,辐射、通信、卫生防护装备50余套。
本次演习假设事故场景逼真,整个演习贴近实战,主要检验了场内外核应急预案以及应急联动和响应的有效性,演练了场内外各级核应急组织的指挥、决策、组织、协调和配合能力,场内外各级核应急指挥中心启动响应能力,专家组的事故研判与分析,省、县各专业组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应急响应行动能力,信息的接收、报告、通报,场内外核应急组织接口和相互提供支持能力,重点演练人员自发性撤离、碘片物流调运、智能导航撤离安置、青年志愿者发动、与高速公路有关设施兼容保障、辐射监测、气象观测、通信保障、交通管制、公众及救助人员防护、去污洗消等响应能力。